NetworkManager 是一個開源應用程序,為用戶提供專門設計用於GNOME桌面環境的無痛網絡連接管理實用程序。
功能一目了然
主要功能包括深入集成到GNOME項目中,尤其是GNOME面板的系統托盤小程序和GNOME控制中心應用程序,可通過各種插件進行擴展,以及集成到其他應用程序和桌面環境中。
該應用程序支持以太網(有線),Wi-Fi(無線),網絡代理,PPPoE(以太網上的點對點協議),以及通過OpenConnect,OpenVPN,PPTP的VPN(虛擬專用網絡)連接(點對點隧道協議)和VPNC(虛擬專用網聯盟)協議。
該軟件由D-Bus開源進程間通信系統提供支持,它由主守護進程和專用applet組成,允許最終用戶與程序進行交互。
僅支持有線,無線和網絡代理連接
默認情況下,應用程序僅支持有線,無線和網絡代理連接。為了支持所有上述網絡連接,它依賴於強大的插件架構。
您將能夠快速查看有關特定網絡連接的基本信息,例如鍊接速度,IP地址,硬件地址(MAC),默認路由(網關)和DNS(域名系統)。
此外,它還允許用戶更改安全/身份驗證信息,更改或克隆MAC地址,選擇不同的MTU(最大傳輸單位),防火牆區域以及IPv4和IPv6設置。
通過插件支持VPNC,PPTP,OpenVPN,Openswan和OpenConnect
可用插件包括NetworkManager-VPNC,NetworkManager-PPTP,NetworkManager-OpenVPN,NetworkManager-Openswan和NetworkManager-OpenConnect。它們可以從Linux發行版的默認軟件通道輕鬆安裝。
目前,NetworkManager默認安裝在許多基於Linux的操作系統中,作為主要的網絡連接管理實用程序。它支持GNOME,Xfce,Cinnamon,MATE,Unity和LXDE桌面環境。
由於它集成在GNOME 3或更高版本的GNOME控制中心中,因此非GNOME桌面上的圖形用戶界面不同,但它為用戶提供了幾乎相同的功能。
什麼在此版本中是新的:
- 支持通過connection.multi-connect設置多次激活配置文件。
- 添加匹配設置,以根據支持通配符的接口名稱列表將配置文件限制為設備。
- 添加對ethtool卸載功能的支持。
版本1.13.0中的新功能:
- 修復重新應用連接設置時的崩潰
- 小錯誤修正
版本中的新功能:
- 添加了對“onlink”IPv4路由屬性的支持。
- 等待更長時間後,運營商會在MTU更改後出現。
- 為團隊連接實現抽象,將團隊配置項公開為不同的屬性。
- 添加了對tc排隊規則和過濾器的基本支持。
- 引入了Update2()D-Bus方法,以更靈活地更新連接設置。
- 許多錯誤修復和改進。
版本1.10.0中的新功能:
- * NetworkManager現在包括基本的OpenVSwitch支持,足以支持設置簡單的OpenVSwitch配置。
- *增加了對在非以太網接口上激活PPP連接的支持。
- *現在可以使用WPS(Wi-Fi保護設置)對Wi-Fi網絡進行身份驗證。
- *實施了對Wi-Fi PMF(受保護的管理幀,802.11w)的支持,可以通過wifi-sec.pmf屬性進行配置。
- *現在,支持802.11的無線接入點的最大速率可以在D-Bus上正確計算和公開。
- *現在,非WPA-Enterprise Wi-Fi網絡禁用後台掃描。
- *增加了對藍牙NAP(網絡接入點)配置文件的支持。
- *增加了對通過D-Bus接口禁用連接檢查的支持。
- *內部DHCP客戶端現在了解域搜索選項。
- *橋接連接支持group-forward-mask屬性。
- * NetworkManager現在可以配置通過RA接收的多個IPv6默認路由,並且每個路由都配置了已宣布的首選項。
- *可以為每條靜態路由指定路由表。
- *支持為任何非靜態路由指定顯式路由表,包括來自DHCP,設備路由,IPv6 autoconf的路由。
- *當用戶將其設置為不受NetworkManager管理時,設備將保持配置狀態。
- *新的connection.auth-retry屬性,用於配置在配置失敗之前提示身份驗證的頻率。
- *通過netlink處理與內核狀態同步的平台代碼已經過重新設計並且效率更高。
- *允許更新具有關聯的ifcfg-rh路由規則文件的連接。
- *非UTF8屬性現在在D-Bus上導出時會被轉義。
- * NetworkManager-wait-online.service現在可以根據需要啟動NetworkManager.service。
- *綁定連接的MAC地址可以在nmtui中更改。
- *修正了設置VLAN和主設備的MTU時的依賴性問題。
- * systemd-resolved DNS插件正確處理DNS優先級設置。
- *修復了將DHCP超時設置為大於60秒(dhclient)的問題。
- *修正了一些內存洩漏問題。
- *許多其他錯誤修復和改進。
版本1.9.2中的新功能:
- 修復阻止啟動錯誤等待運營商的錯誤。
- 修復libnm中非UTF-8字符串的處理並修復非NUL終止字符串。
- 處理systemd-resolved DNS插件的DNS優先級。
- 假設主設備在等待從設備激活時進行修復。
- 修復從設備狀態文件讀取託管狀態。
- 修復崩潰激活藍牙或WWAN連接。
- 不再添加直接路由到DHCP服務器。
- 多個錯誤修復和改進
版本1.8.2中的新功能:
- 修復阻止啟動錯誤等待運營商的錯誤。
- 修復libnm中非UTF-8字符串的處理並修復非NUL終止字符串。
- 處理systemd-resolved DNS插件的DNS優先級。
- 假設主設備在等待從設備激活時進行修復。
- 修復從設備狀態文件讀取託管狀態。
- 修復崩潰激活藍牙或WWAN連接。
- 不再添加直接路由到DHCP服務器。
- 多個錯誤修復和改進
1.8.0版中的新功能:
- 連接檢查失敗的設備設置的默認路由現在受到更高的指標 的懲罰
- nmcli現在能夠為機器解析生成更友好的輸出
- 激活主連接時可用的從站以穩定的順序受到奴役,使得綁定設備的自動MAC地址更具可預測性。
- 現在可以更靈活地配置主機名管理
- 支持其他路由選項(pref-src,src,tos,window,cwnd,initcwnd,initrwnd,mtu,lock-window,lock-cwnd,lock-initcwnd,lock-initrwnd和lock-mtu)。
- 修復了wpa_supplicant中對EAP-FAST支持的檢測
- 支持將PKCS#11令牌的PIN作為秘密處理
- GSM和CDMA連接現在具有MTU屬性
- 在EAP階段1身份驗證期間禁用所選TLS版本的選項
- 現在可以配置802.1x身份驗證超時,以便更快地回退到其他連接
- 保持設備的管理狀態直到重新啟動。這樣可以在重新啟動NetworkManager後改進以前管理的設備的無縫接管。
- 通過始終如一地生成內存連接以反映外部狀態,更好地處理由其他人外部管理的設備。
- 在D-Bus上公開設備的SRIOV功能,並支持通過NetworkManager.conf配置虛擬功能的數量。
- 通過NetworkManager.conf中的新“driver:”設備規範支持匹配的網絡設備。
- 介紹了對創建和管理虛擬鏈接的支持
- 團隊設備現在支持設置硬編碼的MAC地址
- 現在可以即時修改綁定設備的設置,而無需重新激活連接
- 激活連接的失敗現在可以更好地傳達對nmcli的錯誤響應
- 對libgudev的依賴性下降
- 反向路徑過濾現在在多宿主配置中被禁用,它會干擾合法的網絡流量
- 使用libcurl代替libsoup進行連接檢查,從而減少了依賴性足跡
- 使用DNS模式“rc-manager = symlink”時,如果它已作為常規文件存在,請不要將/etc/resolv.conf寫為符號鏈接。
- 支持將鍵值對形式的用戶數據附加到連接配置文件。
- 修復了對ipv4.dhcp-hostname設置的完全限定名稱。
- 使NetworkManager在掃描期間無法更改MAC地址時更加寬容。
- 許多錯誤修復和改進
版本1.6.0 / 1.8.0 Beta中的
新功能:
- 修復了wpa_supplicant中對EAP-FAST支持的檢測
- 支持將PKCS#11令牌的PIN作為秘密處理
- GSM和CDMA連接現在具有MTU屬性
- 在EAP階段1身份驗證期間禁用所選TLS版本的選項
- 現在可以配置802.1x身份驗證超時,以便更快地回退到其他連接
- 介紹了對創建和管理虛擬鏈接的支持
- 團隊設備現在支持設置硬編碼的MAC地址
- 現在可以即時修改綁定設備的設置,而無需重新激活連接
- 激活連接的失敗現在可以更好地傳達對nmcli的錯誤響應
- 對libgudev的依賴性下降
- 反向路徑過濾現在在多宿主配置中被禁用,它會干擾合法的網絡流量
- 使用libcurl代替libsoup進行連接檢查,從而減少了依賴性足跡
- 使用DNS模式“rc-manager = symlink”時,如果它已作為常規文件存在,請不要將/etc/resolv.conf寫為符號鏈接。
- 許多錯誤修復和改進
版本1.6.0中的新功能:
- 現在保留配置IP地址的順序,以便正確選擇主地址
- 請勿取消配置我們可以在關機時接管的設備。使大多數設備類型的連接中斷都可以重新啟動
- 在UDEV初始化設備之前,請避免讀取永久MAC地址。這避免了NetworkManager可能檢測到錯誤接口的MAC地址的競爭。
- 修改接口時的固定競爭條件,例如UDEV用於持久性接口命名。這可能導致將Wi-Fi接口檢測為以太網。
- 修復了libnm中的競爭條件,如果對像數組類型的屬性中的最後一個值消失,則可能導致客戶端掛起
- 修復了D-Bus對象提取失敗時可能的nmcli掛起
- 其他修復和改進
版本1.5.2中的新功能:
- 為libnm引入了Vala綁定。
- NetworkManager現在可以在關閉時保持大多數連接(除了Wi-Fi連接,VPN連接和啟動時無法假設的其他類型)
- 檢查點/恢復連接現在還可以刪除新連接並斷開自檢查點開始以來已激活的設備。
- 現在也可以從/run/NetworkManager/conf.d讀取配置。這對於將在系統啟動時發現的配置移交給NetworkManager非常有用。
- 新的connection.autoconnect_retries屬性,允許微調自動連接行為。
- 支持使用PacRunner服務配置和發現Web代理設置。
- 支持systemd解析的本地DNS轉發器後端。
- 修復NM樣式的PropertiesChanged信號的發射,並在“org.freedesktop.DBus.Properties”界面上為PropertiesChanged棄用它們。
- 將unset“cloned-mac-address”設置的含義從“permanent”更改為“preserve”。這會更改默認值並影響升級期間未顯式配置cloned-mac-address的現有連接。這樣可以默認保留外部配置的MAC地址,而不是設置永久地址(bgo#770611)。
版本1.4.2中的新功能:
- 固定發布NM樣式的PropertiesChanged信號,並在“org.freedesktop.DBus.Properties”界面上為PropertiesChanged棄用它們
- 修復了NetworkManager與DHCP助手之間通信導致事件丟失的競爭條件
- 添加了使用某些無線驅動程序更改MAC地址失敗的解決方法
- 改進了bash自動完成功能
- 使用Jansson支持構建時恢復了對JSON語法的檢查
- 修復了libnm 中空“cloned-mac-address”屬性序列化的回歸問題
- 其他修復和改進
版本1.4中的新功能:
- 現在可以根據不同的策略設置分配給設備的MAC地址:保留,永久,隨機,穩定
- NetworkManager現在等待IPv6 DAD在完成激活之前終止
- 添加了通過'ipv6.token'連接屬性 設置IPv6標記化接口標識符的支持
- 添加了“重新加載”D-Bus方法以重新加載配置並重新應用DNS配置
- 添加了在超時後創建配置檢查點和回滾更改的功能。
- 當訪問resolv.conf並且rc-manager設置為'file'時,NetworkManager現在遵循符號鏈接
- 添加了對oFono作為調製解調器管理器的支持
- 設備現在公開傳輸數據的計數器
- 現在更準確地尊重ipv4和ipv6設置的'可能失敗'屬性
- 代理機密的請求超時時間從25秒增加到120秒
- 傳遞給dnsmasq的名稱服務器現在指定出口接口以避免多個活動連接出現問題
- IPv6的反向DNS條目現已添加到dnsmasq,IPv4反向條目現在可以使用網絡前綴
- 當多個連接處於活動狀態時,ipv4和ipv6設置的新“dns-priority”屬性可用於調整resolv.conf中服務器的順序
- configure腳本接受--enable- {address,undefined} -sanitizer選項以使用GCC清理程序構建NetworkManager
- 現在可以使用--with-config-dns-rc-manager-default配置選項在構建時指定默認的resolv.conf管理器
- 現在使用--gc-sections編譯NetworkManager以減少可執行文件大小
- 添加了新的“VPN_PLUGIN”日誌記錄域
- 現在可以使用'nmcli device modify'和'nmcli device reapply'更改當前在設備上應用的配置
- 在沒有參數的情況下調用的nmcli顯示了當前網絡配置的概述
- 'nmcli connection add'語法已經擴展,現在可以傳遞屬性(例如'ipv4.dns')和別名
- nmtui現在在子表單退出 後返回初始菜單
- 改進了nmcli的bash自動完成功能
- 現在系統在系統掛起之前斷開連接,執行調度程序腳本。這允許外部應用程序通知連接的變化
- 現在,當連接狀態發生變化時,也會調用Dispatcher腳本
- 許多其他修復和改進
版本1.2.4中的
新功能:
- 對代理機構的秘密請求超時時間從25秒增加到120秒。
- 當訪問resolv.conf和'rc-manager = file'時,NetworkManager現在遵循符號鏈接。
- 為rc-manager配置選項添加了新的'symlink'和'unmanaged'值。
- 現在可以在編譯時配置默認的rc-manager選項。
- 傳遞給dnsmasq的名稱服務器現在指定一個出口接口,以避免多個活動連接出現問題。
- IPv6的反向DNS條目現已添加到dnsmasq,IPv4反向條目現在可以使用網絡前綴。
- 當多個連接處於活動狀態時,ipv4和ipv6設置的新“dns-priority”屬性可用於調整resolv.conf中服務器的順序。
- 添加了“重新加載”D-Bus方法以重新加載配置並重新應用DNS配置。
- 現在系統在系統掛起之前斷開連接,執行調度程序腳本。這允許外部應用程序通知連接的變化。
- 沒有L3配置的設備在關機時不會處於DOWN狀態。
- MTU設置現在也適用於沒有配置IPv4的設備。
- 改進了nmcli中的VPN支持。
- 修復了許多錯誤。
版本1.2.2中的新功能:
- 添加了一個選項,可以使用隨機MAC地址進行Wi-Fi接入點掃描(默認為禁用)。使用'wifi.mac-address-randomization'屬性控制(ifcfg文件中的MAC_ADDRESS_RANDOMIZATION鍵)。
- Wi-Fi掃描現在使用wpa_supplicant的AP列表。
- 添加了對Wi-Fi powersave的支持,在ifcfg文件中配置了POWERSAVE鍵。
- 增加了對創建更多類型軟件設備的支持:tun& tap,maxvlan,vxlan和ip tunnels(ipip,gre,sit,isatap,vti,ip6ip6,ipip6,ip6gre和vti6)。
- 軟件設備(bond,bridge,vlan,team,...)現在可以任意堆疊。通過對所有鏈接類型使用“master”參數,用於創建主從關係的nmcli接口得到了顯著改善。
- RFC7217穩定隱私尋址現在默認用於保護基於地址的主機跟踪。 IPv6尋址模式在ifcfg文件中配置了IPV6_ADDR_GEN_MODE密鑰。
- 改進了路由管理代碼,以避免多個連接中衝突路由之間的衝突。
- 重構平台代碼,從而實現更強大的平台接口,更少的開銷和更少的內存佔用。
- 改進了與其他網絡管理工具的互操作性。外部創建的軟件設備在激活之前不會進行管理。
- 現在,所有軟件連接都存在設備實例,現在只有在激活設備時才會創建平台設備。這使得與同名設備的連接不會發生衝突,除非它們同時被激活。除非連接處於活動狀態,否則鏈接現在不會不必要地存在,從而避免污染鏈接名稱空間。
- NetworkManager現在可以正確管理基於命名空間的容器(如LXC和Docker。)中的連接。
- 支持配置以太網Wake-On-Lan已添加。
- 添加了LLDP偵聽器功能和相關的CLI客戶端命令。通過ifcfg文件中的LLDP選項啟用。
- CLI秘密代理已擴展,支持VPN機密。
- 命令行客戶端現在使用顏色輸出。
- 命令行客戶端現在可以對設備和屬性進行排序,以便更清晰。
- 對nmcli的Bash命令完成有很多改動。
- NetworkManager依賴於較少的外部庫。 dbus-glib的使用已經被gio的原生D-Bus支持所取代,並且不再使用libnl-route。
- 對avahi-autoipd的依賴已被取消。現在使用基於systemd網絡庫的本地IPv4鏈路本地尋址配置。
- 現在通過基於systemd的系統上的systemd-hostnamed管理主機名。
- resolv.conf管理可以在運行時更改,私有resolv.conf總是寫在/ run中。
- 現在尊重resolv.conf中的DNS選項。
- 用於內部DHCP和IPv4鏈接本地支持的systemd網絡庫的更新版本。
- 添加了對通過審計子系統進行事件記錄的支持。
- 利用其結構化日誌記錄,增加了對通過systemd-journald進行本機日誌記錄的支持。
- 更改設置後,在IP配置中進行實時重新配置,而無需使用“nmcli device reapply”命令和D-Bus API重新激活設備。
- VPN插件的API現在支持多個同時連接。最流行的VPN插件已更新,以支持此功能。
- libnm庫現在提供訪問VPN服務定義的API。
- 修復了相當多的錯誤,並且通常可以提高穩健性。
- ifcfg文件中的新DHCP_FQDN密鑰,用於配置要發送到DHCP服務器的完整FQDN。
- 將multicast_snooping選項添加到BRIDGING_OPTS ifcfg鍵。
評論沒有發現